多角度综合把控治疗方案与效果,瑞戈非尼成

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韩正祥教授: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差,局部+免疫联合治疗生存获益大

韩正祥教授

肿瘤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肿瘤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兼)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医院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委员

泛长三角胸部肿瘤联盟专业委员会罕见靶点学组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会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学组组长

医院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神经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MDT专委会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徐州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江苏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项目资助对象

医院肿瘤科访问学者、医院癌症心访问学者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livermetastases,CRLM)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治愈CRLM的最佳手段,但在临床实践中治疗手段的选择需结合患者治疗意愿与要求、肿瘤基因表达情况,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原则上,对于原发病灶可切除的CRLM患者,首先进行局部切除;对原发病灶不可以切除的患者,则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等进行转化治疗;若转化治疗后仍不能完全切除病灶,则可行相关基因检测,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临床数据显示,局部治疗联合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可能给CRLM患者带来获益。当患者基础状况较差时应当先进行不良反应较轻的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对症状进行控制。局部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转化治疗成功率,为后续治疗赢得更多机会。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抗血管和免疫联合治疗比单独用瑞戈非尼或瑞戈非尼联合PD-1抗体疗效更好。局部治疗与口服TKI治疗两者可相互协同,发挥“1+12”的作用。

既往临床医生根据肿瘤的直径大小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但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的多样化,靶向TKI药物和免疫治疗相继问世,单纯依靠影像学的RECIST标准不足以完全反映诊疗效果。靶向治疗与化疗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常存在较大差异,例如GIST患者靶向治疗效果通常较好,肿瘤密度下降,但影像学结果可能提示病灶增大,因此沿用RECIST标准对GIST靶向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基于此,目前临床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Choi标准。即在RECIST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肿瘤密度进行疗效评估。即使肿瘤大小不变,但肿瘤密度降低,肿瘤内部出现空洞、出血、囊性变等现象,也可作为治疗有效的评价指标。同时可结合PET-CT、肿瘤标志物、患者症状对靶向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以更加精准判断治疗效果,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施伟斌教授:瑞戈非尼治疗mCRC疗效显著,Chemo-break用药“当换则换”

施伟斌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日本东京大学附属病院消化及代谢外科访问学者

科研上目前已经主持市科委或教委课题3项

横医院滚动基金项目各1项

熟练掌握了胃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与方法及纳米载药系统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已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10余篇

目前已指导7名硕士研究生,5名已毕业

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

上海市产学研项目三等奖等奖项

长期从事外科学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临床上擅长胃肠道肿瘤、腹腔间质瘤、后腹膜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手术技巧娴熟,在胃肠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临床上对晚期CRC患者治疗决策的选择首先需参考金标准——病理学评估;其次,根据影像学检查,包括PET-CT、磁共振或者螺旋CT,来辨别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病人的临床表现,如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也是治疗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此外,基因检测对整个治疗方案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均依据基因检测的结果来定。通常,TMN分期III期以前的CRC患者主要进行手术治疗,III期以后一般先进行转化治疗后再手术。IV期患者降期以后会进行化疗。若发生出血、穿孔或者梗阻等紧急情况则需及时进行手术。

国内外最新实验证明,瑞戈非尼等用于三线治疗的药物,按照序贯治疗先用于二线再用于三线治疗和直接用于三线治疗时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完全不同。把原本用于三线治疗的药物用到二线治疗或可获得非常好的疗效。对chemo-break晚期CRC的二线治疗转三线治疗时机的把握很关键。更换治疗方案的标准往往依托于患者症状、临床指标和影像学变化进行。临床上患者症状恶化往往晚于临床指标升高和影像学改变。早在临床指标或影像学改变时即应考虑换药。用药应该“当换则换”,否则随着病情进展和全身营养状态改变时再考虑换药,会使得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

施教授还分享了过往应用瑞戈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CRC为患者带来明显获益的病例。他表示,瑞戈非尼疗效非常可观,临床治疗时甚至可以考虑将其用在二线或者一线治疗中。瑞戈非尼在改善复发转移的CRC患者转化成功率以及再复发率方面有着喜人的疗效。它作为小分子TKI药物,符合现代肿瘤治疗的趋势,因为靶向治疗比非靶向更有力,多靶点比单靶点治疗更有效。并且瑞戈非尼在靶免联合治疗方面兼具改善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瑞戈非尼可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愈后。

李文新教授:瑞戈非尼成CRLM治疗新选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李文新教授

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内蒙古肿瘤学会会员及CSCO会员

中国肺癌协会会员

CRLM一直是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对于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经多学科协作团队讨论可进行转化治疗,使大部分患者达到R0可切除的状态或转化为可根治的状态。临床在新辅助治疗或者转化治疗时常用方案有术前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此外,在转化治疗后,对CRLM患者进行手术、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的干预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李文新教授表示,既往在晚期复发转移的结直肠癌三线治疗时几乎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案。年瑞戈非尼进入临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选择。试验数据表明,经过系统性治疗和瑞戈非尼三线治疗的晚期复发转移的肠癌患者PFS延长,总体OS也得以提升,生存获益显著。

目前瑞戈非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三线治疗的重要药物,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广到二线治疗中。总体来说,瑞戈非尼作为小分子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毒性轻、安全性高,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过程中约有30~50%的病人需要适当下调瑞戈非尼的使用剂量。目前我们对于瑞戈非尼在CRLM患者三线治疗中的适宜剂量和方案的临床治疗体会还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zz/13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