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万被遗忘的中国女性,身体里还留着
原创自愿结扎的所长健康研究所
你听说过节育环吗?
如果没有,可以问问你的妈妈。
年,艺术家周雯静将个节育环做成首饰,放在蓝色天鹅绒上展出。
小小的铜环看似很美,却撕开了一代女性疼痛的记忆。
▲周雯静《女性系列节育环》
女性身体里的「紧箍」
年,周雯静陪妈妈去取节育环。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妈妈的环已经和子宫融为一体,紧紧地嵌进了肉里。
想象中简单的取环手术变得复杂。术后妈妈出现了严重的大出血,医生初步诊断:可能是子宫癌。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计划生育时期,很多女性被迫安上了节育环,恰好是我们妈妈那一代。
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每年平均约有万女性被放置宫内节育器。据第四次IUD国际会议资料,全世界应用节育环的总人数已1亿余,而中国占万以上。
节育环,是一个时代的「功臣」,也是一代女性的「紧箍」。
节育环,又称“宫内节育器”,由古代发展而来。
据记载,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骆驼子宫内放入小石块,以防止骆驼在沙漠长途旅行中妊娠。
十九二十世纪,欧洲医师不断改进节育环:先后以石头、蚕肠线、塑料、金、银等金属、激素、抗出血药物等作为材料;形状有环形、带柄托、星形、车轮形等。
可见,无论节育环的材质和形状是什么,它的避孕原理都是一样的——在女性体内置入一个物体,使子宫发生无菌性的炎症反应,以改变宫腔环境,阻止受精卵着床。
我国最早普及的第一代节育环,是不含药的惰性节育环。
这类节育环多由不锈钢或塑料制成,避孕失败率高达10%,脱落率也比较高。年起,我国停止生产惰性节育环,第二代节育环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不同于初代节育环,改进后的节育环上添加了铜、吲哚美辛或孕酮等药物,被称为「活性节育环」。
环上的药物就好比装备添加的buff,使避孕效果大大提升。
铜离子增加宫颈粘液的粘稠度,阻止精子穿透粘液,使精子头尾分离,失去前进动力;
吲哚美辛的释放可以治疗节育环对子宫刮擦造成的炎症,缓解经期疼痛,减少经期的出血量;
孕酮(孕激素)和避孕药避孕是一个原理。
没有百分百成功的避孕方式,但节育环却是当时最简单可靠的长期避孕方法。尽管这种方法让无数女性深受其苦。
腰酸、背疼、腹痛、痛经、经期紊乱、月经量增大……节育环刷存在感的方式有千百种。
却没有人想过,这些挥之不去的痛楚是体内那枚小小的铜环带来的。
长进肉里的节育环
在中国,节育环是近半数夫妇首选的节育方式。~年,中国女性共使用节育环2.86亿次,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这组惊人的数据和几十年前“强制上环”的工作方针不无关系。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医生,像当时一样那么容易就动上手术。
当小林妈妈被问到是否上环时,她理所当然地回答到:“当然了。那时候都是强制上环的,否则不给上户口。”
生完小林后没多久,妈妈糊里糊涂地被带进了手术室,很快又自己扶着墙走了出来。上环手术非常简单粗暴,甚至没给她留下恐惧的时间,毕竟“等待”上环的人排了长队。
但不良反应也来得很快,小林妈妈感觉肚子难受,时不时下体有轻微出血。
这是子宫的排异反应,一般表现为出血、感染、腰酸、节育环脱落和节育环嵌顿。不过,因为节育环非常小,这种反应很快就会消失。
除此之外,上环还有很多副作用,比如经期紊乱,经期出血量增加,经期延长,不同程度的腰痛、腹痛。
然而,无论是不良反应还是副作用,妈妈们都没有听说过。绝大多数人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节育环塞进了身体里。
我国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是惰性节育环。但这类节育环的避孕效果并不好,带环怀孕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时,意外怀孕的妈妈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流产并清宫。流产后再把环取出来,重新上一个新环。
节育环的存在只能防止子宫内的正常怀孕,而无法避免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如果胚胎在输卵管里着床而没有到达子宫,结果就是发生可能危及女性生命的宫外孕。
更重要的是,节育环是需要取出的。
▲年6月30日,越南海防,一婴儿握着节育环出生
不锈钢金属环一般可放15~20年,硅胶、塑料或其它类型的节育环可放置5~7年。
也就是说,节育环最多只能在体内放置20年。而中国女性平均带环时间为20.96年,最长高达41年。被遗忘在子宫里的节育环,总会以疼痛、流血的方式提醒女性它们的存在。
妈妈们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她们,埋进身体里的节育环,是需要取出来的。
埋在子宫里的「定时炸弹」
除了想再次怀孕外,许多妈妈直到腰痛腹痛、阴医院取环。
算算时间,七八十年代上环的妈妈们大多进入了更年期或者已经绝经,当年上的节育器也远远超出了使用年限。
有的妈妈因为怕痛,医院取环。而不取环的代价,远不止是疼痛那么简单。
假设子宫是一个倒放的橡胶瓶子,节育环就像一把钥匙。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进入绝经期。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子宫体积开始萎缩,而体内的节育环体积不会改变。
也就是说,瓶子变小了,钥匙大小不变。当瓶子缩小到一定程度时,钥匙难免剐蹭到瓶子表面,甚至会穿破瓶身,造成子宫穿孔。
子宫已经萎缩,但节育环依然在子宫里,就可能嵌入子宫肌层,甚至穿破子宫进入腹腔。
某些材质或形状的节育环长期未取,引发的副作用可能更大。材质老化、断裂、部分脱落等问题,都容易引发疼痛、点滴或不规则出血、宫腔感染、纤维化病变等副作用。
当节育环长进了肉里,取环手术会变得无比困难。它可能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1.环嵌钝在子宫壁里,没有穿破,用宫腔镜手术可以取出;
2.节育环穿破了子宫,嵌进了腹腔,需要用到腹腔镜手术,肚子上打3到5个孔;
3.宫腔镜、腹腔镜都看不到环,需要做开腹手术,手伸到壁里取出。
而这时,手术的风险程度直线飙升,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的现象。
年纪越大,取环越痛苦。但出于避孕的考虑,医生会建议女性在绝经后半年内做取环手术。
研究表明,绝经后取环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围绝经期,尤其是绝经2年后取器困难率可达6.2%~52.7%。
长痛不如短痛。比起未知的风险,取环时的疼痛似乎不足畏惧。
套在女性身上的环,该取了
避孕从来都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而80%的中国家庭中避孕责任由女性承担。
除节育环外,我们可以采取的避孕方式还有很多:
显然,比起对女性身体伤害巨大的节育环,戴套、结扎、皮埋都是更为安全的长效避孕法。
避孕也好,怀孕也罢,这从来都不只是女性一方的责任,本该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女性在生育上付出的代价、做出的牺牲,根本不是理所应当,也并非她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节育环埋进妈妈的身体已经很久了,这是那个时代的女性共同承受、又无法讲述的伤痛。
可是啊,不说不代表不存在。还有好多好多妈妈蒙在鼓里,懵懂地受节育环的反复折磨,还有好多好多妈妈没有取出那颗「定时炸弹」。
建议每位朋友都问问妈妈:“到绝经期了吗?体内的节育环取出了吗?”
如果没有,医院检查,并挑选合适的时间,陪她一起去取环。
我们都明白,那些血淋淋的节育环,是一个时代的无奈。但无奈并不等于合理。
无奈而不得已造成的苦痛,只有被讲述、看见、记住和理解,才是最好的出口。
END
参考资料:
[1]王洪兰.节育环使用及避孕原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3():-.
[2]疏焰.绝经后取环困难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
[3]殷丽丽,杨清,王玉.宫内节育器类型及置器年限与女性生殖道感染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1():-.
[4]黄茹飞,刘小芹,陈建平,等.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使用年限及取出情况调查[J].生殖与避孕,,34():41-45.
[5]佚名.人工流产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放置宫内节育环、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8期):-.
[6]童姥,女孩别怕,《20多年过去了,这个嵌进妈妈肉里的小铜环,至今无人通知她们取出》
封面图片:网络
内文图片:Giphy.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zz/1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