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每天服一片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52岁的宋阿姨一直比较注重养生。她家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鱼油和三七保健品。听说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想买。但是我发现阿司匹林的价格不一,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宋阿姨很疑惑。我应该买哪一个?
首先,苗姐提醒大家,阿司匹林不能单独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次,问题又来了。几十块钱的阿司匹林会比几块钱的疗效好吗?
阿司匹林,你了解这种药吗?
阿司匹林的作用很多,最广为人知的是解热镇痛。但是,阿司匹林是外周止痛剂,不能止住所有的疼痛。
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但其抗炎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阿司匹林也用于许多慢性疾病。对于糖尿病,可促进肠道对糖的吸收,稳定血糖;对老年痴呆症只需小剂量即可达到缓解效果;中风的二级预防策略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或防止心肌梗塞复发。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用于乙肝患者可能会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从疗效上来说,阿司匹林也堪称神药。
事实上,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和它的功效一样有名。
许多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时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症状。长期服用还可能引起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过敏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出现皮疹、哮喘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必须经过肝肾代谢,所以很容易造成肝肾的负担。因此,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此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头晕、耳鸣、视觉听力下降甚至惊厥、昏迷、精神错乱等神经副作用。
也有人忌讳阿司匹林。
孕妇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等风险,但也会增加胃肠道甚至颅内脑出血的风险,增加胎儿颅内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风险。
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会引起哺乳期婴儿出现雷氏综合征和代谢性酸中毒。
几块钱的,和几十块钱的阿司匹林,区别在这
阿司匹林的价格主要受几个方面影响。
一是药品的剂量,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25mg或40mg或mg,价格肯定是不同的。
?
二是药品的剂型,阿司匹林主要有普通药片、肠溶片和泡腾片三种剂型,不同剂型要求的工艺不同,价格也会有些差距。
三是国产药与进口药的区别。由于大多数药品都是外国厂家研发的,受专利保护,也就是所谓原研药,而国产药多为仿制药,虽然一般来讲疗效相当,但价格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四是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同样成分,作为药品或作为保健品销售,价格可能相差十倍之多。所以大家购买药物时也要看清究竟是药品还是保健品,非处方药包装上都有OTC标志,而保健品的标志是一个蓝帽子。不过阿司匹林只有药品,没有保健品。
医生提醒:阿司匹林不能擅自服用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目前阿司匹林是作为一级预防药物使用,但并非所有人的适用。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和《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的建议,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具备高出血风险且经评估出血风险比血栓风险还大的患者,就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策略。
?
阿司匹林虽然疗效很好,但鉴于其出血风险,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时也需要谨慎衡量对比,因此不建议任何人自行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也不建议已经在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自行增加服用剂量。
阿司匹林虽然不是处方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
曾经就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位周姓高血压患者,因为从朋友处了解到阿司匹林有预防高血压继发脑中风和心脏病的效果,于是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引发消化道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被送医抢救。
据统计数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50%有过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引发穿孔。可见阿司匹林绝不应当私自使用,分分钟可能酿成事故。
参考资料:
1别跟风!阿司匹林不能随便吃.健康报.年2月22日
2阿司匹林不是神药无指征滥用可能会“要命”.科技日报.年6月27日
3从美国新版指南看阿司匹林的使用.健康报.年3月28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zz/1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