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盲目冬补竟然导致孩子胃穿孔冬季进补
闽南地区都有立冬后进补的习惯
不少厦门人都认为入冬后吃点好的
对身体健康有利
可是最近
一位小男孩却因为冬补过度
医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康刚出生时,曾动过一次大手术,虽然已经三岁了,但个头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格外瘦弱。
为了让孩子能长得更壮些,入冬后的这段时间,家长就给小康炖各种滋补汤品,小康也来者不拒,每回都吃得饱饱的。
可这段时间,小康的妈妈陈女士发现,孩子总是喊着肚子疼,而且精神也越来越差。近日,陈女士发现小康精神恍惚,有点不大对劲,就立医院就诊。
可没想到,就在小康入院时,突然发生了休克,几乎昏迷。医生立即将他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经过腹部X线检查,医生发现小康腹部圆鼓鼓的,腹腔内出现大量气体。
医院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中喜
我们当晚急诊手术之后,发现这个孩子非常糟糕,胃底部有六个像黄豆大小黑色的穿孔,坏死,坏死以后穿孔。
这孩子发育比较瘦弱,家长也比较着急,什么好吃,吃的就喂。喂太多,消化不了,合成胀气然后胃就穿孔了。
医生判断,造成小康胃穿孔的重要原因就是这段时间家长的过度冬补。所幸,经过治疗,小康基本恢复,已经出院。
医生介绍说,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胃长时间处于饱胀状态,就会分泌大量胃液,破坏胃黏膜,产生胃部炎症,加上本身如果患有基础疾病,非常容易产生溃疡造成穿孔。此外,暴饮暴食还可能引起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
医生提醒说,冬季进补需要适量,特别在儿童饮食方面,更应该注意膳食营养均衡,饮食应有规律,切勿集中大补,避免暴饮暴食。
冬季进补要注意些什么?
食宜温,少寒凉
冬天不宜吃过凉的食物,尤其是直接食用从冰箱取出的食物,进食以温热为宜,避免胃肠道不适。
及时补充水分
人的身体中最多的就是水。冬天比较干燥,要注意及时给身体补水。口渴是个滞后的缺水信号,不要等感觉到口渴了才喝水。
膳食营养平衡是基础
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单纯靠某种食物是难以达到补益作用的。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来按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
多吃新鲜果蔬
冬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从营养学的角度,果蔬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有益于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维护身体健康。但是,水果中含有一些糖,对于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脾胃寒凉的人,不适宜吃太多偏凉性的水果,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进补适度,控制体重
“贴秋膘”更适合“苦夏”的人。对于那些夏天呆在空调房里,并没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的人来说,秋天再贴秋膘的话,体重很容易就会超标。合适的体重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冬季进补要适度。
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
很多人在冬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
饮食要清淡和规律
大鱼大肉的进补,不利于冬季养生。冬季应坚持清淡和规律的饮食。
谷薯类为主,适当搭配粗粮
谷薯类食物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山药、红薯、芋头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用其替代部分主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秋季食用。
每晚9:00,厦视二套
《特区新闻广场》与您准时相约!
如果您想提供新闻线索
可以拨打互动电话
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hl/1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