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急救课堂三

九儿童割伤和擦伤急救法:

(1)用肥皂及冷水洗净伤口,检查是否有残留物留在伤口中,祛除残留物确保伤口干净。如果孩子摔在路面上,路面的灰尘会嵌入到创伤处。这不仅容易造成伤口

感染,而且会在伤口处留下永久的疤痕。用干净的毛巾或消毒纸巾将伤口处的脏东西擦拭掉,即使宝宝哭着叫疼,你也不能忽略这个步骤。

(2)用双氧水杀菌消毒早就过时了,因为双氧水虽能杀菌,但同时也破坏了帮助修复伤口的白细胞,减缓伤口的愈合速度。医院和药店出售的抗菌药膏,任何皮肤创伤,即使仅仅是轻微的擦伤,也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侵入的窗口。

(3)使用纱布或绷带也是不错的方法,但不是必须使用。一旦涂抹了抗菌药膏,伤口被密封好,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八小时内就开始愈合。如果伤口比较大,出血快,或者伤口所在处经常和衣服摩擦,使用纱布或绷带便很有必要。使用创可贴需根据伤口形状大小,并每日更换。

十大出血或伤口深急救法:

(1)宽大的止血带容易影响创伤处的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给,导致永久性伤害。控制伤口出血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压迫。

(2)将冰袋放在处理好的伤口上有利于压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失。如果十分钟后出血仍未停止,尽快找到儿科医生或将孩子送入急诊室。

(3)如果伤害极严重,造成肢体分离破损,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纱布垫或其他消毒用品覆盖伤口。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包扎用品,用塑料袋、塑料布、塑胶手套,甚至一片可折叠的铝箔纸盖住伤口。

(4)最好将包扎物固定在伤口处,并松开一角便于空气流通。但假如肺部受到创伤,应立即遮盖住创伤部位,不要留有太大空隙,这样可以避免空气被、直接吸入孩子的胸腔中。

十一小儿消化道异物的应急方法

误吞异物通常见于2~3岁的儿童,因其已会走动,更爱将手中抓着的东西,诸如棋子、硬币、小钉子、钮扣、回形针、玩具的小零件等放入口内。一不小心就会吞入胃中。

当家长发现小孩将异物吞下以后,只要当时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需想方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再吐出来,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尤其儿童更易发生。误吞异物用导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诸如钉子、回形针等带尖、带钩的异物,遇到肠管因药物作用快速蠕动时,很可能钩到肠壁上,甚至引起肠壁穿孔。

在一般情况下,异物进入消化道后,除少数带钩、太大或太重的异物外,大多数诸如棋子、硬币、钮扣等异物,都能随胃肠道的蠕动的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为防其滞留于消化道,可多给患儿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进肠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排出。多数异物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不过两三天,也有不数经三四周后才排出。

每次患儿排便时,家长都应仔细检查,直至确认异物已排出为止。在此期间,患儿一旦出现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医院急诊治疗。若经三四周仍未发现异物排出,医院请医生检查处置。

如果在给小儿测体温时,不慎咬断口表将水银吞入,家长不要慌忙给小孩喂牛奶、豆浆鸡蛋青,以期使水银与这些食物中的蛋白结合,防止水银被吸收而中毒。而应立刻让小孩用清水漱口,清除口内的碎玻璃,只要没有大块碎玻璃被吞下就不会有任何危险。通常情况下,误咽口表内的水银后,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小时,即可从粪便中安然排出。当然,水银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成气态汞,被吸入呼吸道后可引起中毒。所以,对于散落在地的水银要及时清除,以防吸入中毒。

如果患儿吞入钉子、回形针、碎玻璃等光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很难象一般异物那样顺利排出。医院检查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或穿透消化道损伤。

十二孩子喉咙烫伤怎么办

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咽喉烫伤不容忽视。引起咽喉烫烧伤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儿童性急,在外玩耍感到口渴后,回家端起水杯就喝,不管里面是不是刚倒好的开水;或是拿着刚沏好的茶水壶,用力吸吮;吃饭时忽然喝下一大口浮着热油而无蒸汽逸出的汤;吃汤圆过急,以致粘贴在喉部等。这些情况常见于学龄前儿童。

儿童咽喉烫伤后,局部很快会发生水肿,在4~8小时内可达到高峰,并伴有呼吸不畅、喘息、哭声嘶哑,严重者还会引起发烧,甚至咽喉水肿,阻塞气道,导致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对有可能造成儿童咽喉烫伤的事物,都应积极避免和预防。

若发生咽喉烧烫伤,轻者可在家休养治疗,一是不给孩子吃硬、热食物,应以软、凉食物为主,注意休息,避免哭啼;二是可用中药大青叶、荆芥、薄荷、黄连、桔梗、甘草各10克,煎水,晾凉后让儿童缓缓服用。另外,儿童幼稚,难辨药液。家中应避免存放硫酸、强碱、酒精、氯液等高浓度腐蚀性液体,以免被儿童误食,引起严重后果。切记对咽喉水肿严重,已明显影响呼吸者,或误服有毒液体并同时引起中毒反应者,医院诊治。

十三扎刺了怎么安全处理

扎刺了,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处理,医院?木刺、金属屑或玻璃碎片扎入皮肤后,如不细心清除,会引起感染。如果是大刺或已深入皮肤,切勿自行取出,医院的急救部门求诊。肉眼看得见的小刺一般可以用镊子拔出,但要注意卫生,动用前必须洗净双手。切勿对着伤口咳嗽或者打喷嚏,以免细菌进入伤口引起感染。镊子必须用火柴、打火机或煤气炉烧过,进行消毒,冷却后才可以使用。消毒后不要拭去镊子上的烟垢,也不要触及镊子的末端。如果小刺扎得较深,就得找医生处理,不要自己动手,以免弄巧反拙,小刺更难取出。肮脏的小刺刺进皮肤,或无污染小刺留在皮肤内久未拔出,都可能引致破伤风。破伤风是一种危险的感染,可引致肌肉急剧痉挛,特别是下颌肌肉,因此又名牙关以闭。

刺伤、烧伤、动物咬伤、交通事故以及农耕意外的伤者,都可能患破伤风。五年内未接受过防疫注射的人,如有上述创伤,应注射一次加强剂。

破伤风患者初时会感到不适,下颌僵硬疼痛、吞咽困难、发热、头痛、出汗。其他部位的肌肉也可能僵硬,背部疼痛弯曲,颈部拉向后下方。患者听到声响或被碰及,肌肉都可能突然痉挛。

如果怀疑患者患上破伤风,医院急救。

疫苗接种是预防破伤风最可靠的方法。小儿在满周岁之前先接受三次预防注射,然后在上小学及小学毕业时各注射一次加强剂。一般人最好每十年注射一次,在工作上经常接近动物或泥土的人,更应每五年注射一次。

十四儿童头部外伤如何急救

儿童头部外伤较常见。最危险的就是颅内出血了。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差错,家长要留意头部受伤孩子的状况,并作一些简单的检查和观察。

(1)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

(2)用手详细地检查孩子的头颅,头皮隆起的包一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用手摸清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若有则意味着颅骨受外力冲撞而破裂或下陷,有可能损伤脑膜或脑实质,医院作进一步观察。

(3)注意观察孩子外伤后的精神状态和活动,当出现与平时不同的变化,例如出奇地静、呆滞、不愿动、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或冷漠等,则可能有脑实质性损伤。

(4)外伤以后出现呕吐,是一个危险信号,可能是颅内出血引起颅内高压所致,须立即送急诊检查,切莫拖延。否则,病孩可在几十分钟内发生昏迷,并有生命危险。

(5)注意观察孩子的四肢活动是否对称,若发现孩子的某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或不能活动,有可能仅仅是肢体损伤,也有可能是头颅外伤的严重表现,而且往往是后期出现的症状。为保险起见,医院检查。

熊孩子系列暂时就推出这么多啦~总之,遇到意外,自己不论是伤者还是身边的人,一定要先冷静冷静,再结合我们提供的贴心Tips,做好一定的急救措施,再尽快的送到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救治!当然,安全君还是希望,尽可能的不发生这些意外!









































海口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长春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dzz/48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