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怎么治
子宫肌瘤以下腹包块、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多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或七情、房室、饮食内伤,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凝结停聚小腹渐积而成。其核心病机为“瘀血内停”;病位在胞宫,初起以实证为主,病程日久,正气渐虚,最终导致虚实夹杂。遵《金匮要略》中妇人为“癥痼害”,“当下其癥”之旨,治以活血化瘀、散结消癥,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味论治。
医案:
徐某,女,40岁,汉,已婚。初诊:年9月2日。发现子宫肌瘤病史7年,肌瘤逐渐增大。B超示:子宫肌瘤:35mm×38mm×30mm,双侧卵巢无异常。
平素经行量多,有血块,经行下腹胀痛。月经初潮14岁,周期尚准,经期5~7天,末次月经:8月23日。腰酸,疲惫,舌边尖红,苔薄腻,脉细。
病因病机:久劳肝郁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损伤,气滞血瘀,血结胞宫,积久而成肌瘤;胞脉瘀滞,血不归经,冲任失固则经行量多;失血过多,气虚血少,肝肾两亏则腰酸、疲惫、脉细、苔薄腻、边尖红。
中医诊断:癥痼。
西医诊断:子宫肌瘤。
治法:化瘀消坚,益气养血。
方剂: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3克,云茯苓12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单桃仁10克,皂角刺30克,鬼箭羽20克,水蛭6克,炒潞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14剂。
复诊一:末次月经:9月24日,周期尚准,经量减少,余症如前。前方14剂。
复诊二:经期将近,略感腹痛,脉细,苔薄腻,边尖红。
辨证:血结胞宫,气血两虚,冲任失固,气机不畅。
治拟益气养血,调理冲任。
方药:炒潞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当归10克,大生地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杜仲12克,川断12克,覆盆子10克,制香附10克,延胡索12克,生蒲黄30克,血竭3克。14剂。
复诊三:末次月经:11月26日,经量减少,脉细、苔薄腻,边尖红。气血耗伤,兼有宿瘀。
治拟益气养血,化瘀调摄。
方药:云茯苓12克,桂枝3克,赤白芍各10克,丹皮10克,单桃仁10克,皂角刺30克,山甲片10克,海藻12克,鬼箭羽20克,水蛭6克,炒潞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川石斛10克。14剂。
经治疗后,月经血量正常,肌瘤无明显增大。
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一般是随月经周期变化调治患者,在经间期(月经干净后),一般采用桂枝茯苓方,专以活血化瘀消坚;海藻咸以软坚、消癥破积;皂角刺辛温锐利,直达病所,消肿散结;山甲片散血通络,消肿排脓,助诸药以破积消癥;鬼箭羽破瘀行血,消癥结;水蛭活血化瘀,消坚化癥。随症加减:本病人病久气耗津亏,故加炒党参、炒白术、川石斛;在月经前期和月经期采用化瘀调经,药物用补气养血:炒潞党、炒白术、炒当归、大生地、川芎、白芍;补益肝肾用杜仲、川断、覆盆子;行气止痛用制香附、延胡;经行腹痛用血竭。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难疗之疾,而临床应用桂枝茯苓方治疗,也需随月经周期不同而辨证施治,并随证加减,效果令人满意。
*敬告:本文涉及的处方仅供专业人士学习参考,病者不可套方服用否则如有不良后果个人自负!
本文来源:王阶,张允岭,等.经方名医实践录[J].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67.
**往期文章选读
中老年大妈的烦心事:更年期综合征
痛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女子
子宫出血虚寒证
带下过多是怎么回事?
中医故事汇总
夜尿多的女性,我从这个细节入手
=================================
覃炳佳医生是全科中医,擅长治疗各种肠胃消化道疾病,妇科男科,抑郁症,亚健康调理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如需网诊或是学习中医,请加,或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dzz/1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