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的新方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它是在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方法是在内镜粘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内镜下操作技术。

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那么ESD怎么进行手术的呢?

先标记(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边界不清-先染色再标记),粘膜下注射(促使病灶抬起,病变与肌层分离),边缘切开(出血穿孔常在此过程发生)、剥离、创面处理。

图示:

适用范围

ESD主要适用于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不能整片切除的超过2cm的癌前病变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以及超过2cm的平坦型病变。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

ESD手术禁忌症

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

病变抬举症阴性;

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者;

肿物表面有明显溃疡或瘢痕者;

超声内镜提示癌已侵润粘膜下2/3以上者;

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

健康-

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dzz/118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