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癌,不开刀,不化疗,只需一招就能治
早期结肠癌
不开刀,不化疗
从发现到治愈出院仅用了6天
你敢相信吗
无比震惊!
这不,家住忠堡镇的高先生(化名)
就经历了一次奇迹般的结肠癌治疗过程
11月30日,45岁的高先生陪家人做肠镜,想着自己没做过肠镜检查,就顺便也做了一个,没想到结果一出来,着实把高先生吓了一跳。
肠镜发现,高先生乙状结肠处有一个大小约3.0cm×3.0cm的新生物,通过内镜电子染色可观察到新生物表面腺管的开口形态,发现其形态不规则,初步判断已发生癌变,考虑为早期肠癌。
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先生如遭受晴天霹雳一般,这才回忆起自己这一年来大便经常带血,但一直以为是痔疮,所以没放在心上。
脾胃病科主任张亮告诉高先生:“出现便血的情况就是结肠癌引起的,但庆幸的是发现还比较及时,癌变还局限在黏膜内,属于早期结肠癌,没有转移,可以尝试通过ESD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切除,不需要开刀和放化疗。”
张亮与高先生充分沟通病情后,当天就为他办理了住院,第二天就为他进行了ESD手术。
在内镜下剥离肿瘤属于难度非常高的消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稍不留意,视野就会被血液覆盖,要不断地止血和冲洗视野,一方面要精准地将肿瘤完全剥离,使复发率降到最低,一方面还要防止让薄弱的消化道穿孔。40分钟后,张亮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内镜技术,将肿瘤完整地剥离了下来。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该肿瘤为高分化腺癌,切缘未见癌变组织累及,无脉管侵犯,说明肿瘤已被完全切除,无转移,无需追加手术及放化疗,今后只需要密切随访即可。
术后第二天,高先生就可以进食和下床活动,术后第五天,就顺利康复出院,从发现肠癌到治愈出院仅用了6天时间。
高先生出院时不由感叹,现在的医疗技术真发达,一个内镜手术就把肿瘤给治好。
01
什么是ESD?
ESD也就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等专用器械,将病灶与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完整切除病灶的目的。
02
ESD适应症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
早期癌
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超声等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属早期消化道癌,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巨大平坦息肉
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
黏膜下肿瘤
经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类癌等黏膜下病变,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
03
ESD的优势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具有以下优势:
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
一次手术,患者可以接受消化道内多个部位的多次治疗;
对于面积较大的肿瘤可达到96%以上的切除率。
ESD手术是近年来发展得很好的一项内镜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器官切除以及放化疗的痛苦。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消化道癌的检出率、治愈率也逐步提高,早期发现,还能将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若拖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重视筛查,及时治疗,排除"定时炸弹",时不我待!
脾胃病科健康热线
-/
技术支持
咸丰翼动传媒
通讯员
张亮罗瑶
责编
吴欢
审核
李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opkt.com/wacs/13387.html